首次“双收”迎增收——安徽部分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获记
金秋十月,双收淮河两岸,首次收安秋收秋种正忙。迎增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杨湖镇,徽部合种获记种粮大户赵化正忙着摊晒新收的分地玉米和大豆。今年颍上县首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,豆玉勇于尝鲜的米带他种植了近1300亩。
4行玉米、状复植收6行大豆间作套种,双收赵化一有空就去查看生长情况。首次收安由于大豆和玉米的迎增除草剂相克,打药时,徽部合种获记他安排工人在大豆带和玉米带之间设置了隔离带,分地同时在喷雾器的豆玉喷头上加装防护罩。经过精细管理,米带试验初见成效。
“尽管今年高温干旱给农作物生长带来影响,但仍达到‘玉米不减产(或少减产),多收一季豆’的预期效果,玉米平均亩产400余公斤,大豆平均亩产150公斤。”赵化说。
为试验不同品种对新种植方式的适应性,他选择了3个大豆品种进行复合种植。试验发现,耐密植、耐阴性强的大豆品种产量更高。
“颍上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约8000亩,从目前秋收实效看,总体实现预期目标。”颍上县农业农村局农业股股长张启明介绍,这种种植方式是根据大豆和玉米的生长特性,采用大豆带与玉米带间作套种,利用植物边行效应,增加玉米种植密度,实现作物协同共生、一季双收。
今年是安徽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面积示范推广的第一年,各地纷纷响应,助力农户稳产增收。
据安徽省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吴雪介绍,该市建立“技术包保+乡镇包保”双包保责任制,抽调技术包保人员175名、乡镇包保人员443名,实行全程化技术指导,“我们还及早备足种子、肥料、农药、农机具等,确保种植任务落到实处。”
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漆园街道办事处,收割机手正在收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块。(新华社发)
刚收完大豆、玉米,曹飞勇抢抓农时,紧接着种上了小麦。他是亳州市蒙城县小辛集乡双李村的种粮大户,流转种植约200亩地。在政策鼓励下,他今年拿出60亩地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,“复合种植的好收成,让我种粮的信心更足了。”
“亳州市共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体856个,播种面积达18.8万亩。”吴雪说,据抽样调查,亳州市复合种植的规模种植户玉米每亩平均单产达507.4公斤、大豆每亩平均单产达110.5公斤,效益增长明显,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。(水金辰 姜刚)
- [2025-05-14 05:38]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:未成年人“吃谷”谨防消费陷阱
- [2025-05-14 05:37] 天津多家市场超市防疫不严存风险被通报
- [2025-05-14 05:29] 广东佛山: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发布虚假违法广告行为
- [2025-05-14 05:25] 天津河东:落实“132”机制助力企业发展
- [2025-05-14 04:51] 天津宝坻口东镇八台港第八届桃花节开幕
- [2025-05-14 04:41] 福建厦门:加强网格化管理织牢疫情防控网络
- [2025-05-14 04:37] 重庆防控疫情期间抽检食品1275批次
- [2025-05-14 04:34] 非法经营民宿拒退房费 厦门一民宿老板被拘留
- [2025-05-14 04:28] 吉林市:为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优良市场环境
- [2025-05-14 04:22] 万余元买连衣裙不能退 市场监管“云端”解纠纷
- [2025-05-14 04:19] 天津河东:落实“132”机制助力企业发展
- [2025-05-14 04:17] 上海:依法查处24起假“飘安”口罩案
- [2025-05-14 04:01] 文化中国行丨蜀绣如何让巴蜀文明“活”在当下
- [2025-05-14 03:54] 广西桂林:“一对一”帮扶获企业送锦旗致谢
- [2025-05-14 03:46] 广西南宁查获100多吨“问题”化肥
- [2025-05-14 03:32] 吉林:允许紧急进口未在国内注册医疗器械
- [2025-05-14 03:27] 北京朝阳:打造“可逛可玩可拍”的牡丹盛宴
- [2025-05-14 03:16] 上海崇明区严格管控家庭办酒 筑牢农村疫情防控战线
- [2025-05-14 02:57] 包容审慎 特事特办 四川成都打响疫情防控信用监管的“组合拳”
- [2025-05-14 02:55]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发文督促电梯使用单位加强日常巡查